孔憲東
對話 跑圖設計的精髓在因地制宜
跑者用GPS記錄自己的跑步路徑,最終用這些路線組成一幅圖畫,對于最近在跑步愛好者中興起的跑圖,來自遼寧沈陽的孔憲東可謂自成一派。
孔憲東今年50歲,他跑過五個馬拉松,已經完成了320幅城市跑圖的設計創作,并且跑完了其中的60多幅。
他的創作覆蓋了上海、西安、沈陽、唐山、榆林、天津等20多個城市,在他的創作中,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特質。在西安,他設計過漢字“秦始皇”的跑圖路線;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,他設計了運動鞋形狀的跑圖路線。這些跑圖被上傳到網上后引發網友熱議,有人感嘆他的創意,有人躍躍欲試想創作自己的跑圖,還有網友疑惑這些跑圖是如何制作出來的。
8月19日,北青報記者對話了孔憲東,其實他并不是一不留神成了網紅,今天的人氣可以說是用腳步丈量出來的。
北青報:是什么時候開始跑圖的?
孔憲東:我接觸跑圖不到兩年。跑步是在六年前,出發點是為了減肥。我身高1米73,那時候體重已經超過了173斤,血脂也很高,身體已經明顯有不健康的信號了。剛開始跑步時,我每天凌晨4點多就起床,只能慢跑,跑兩公里就累得不行,而且一個月以后膝蓋就受不了了。后來去看醫生,醫生讓我先練基本功,從深蹲到慢走再到快走,練了半年,才又恢復了跑步。
北青報:第一次跑圖還有印象嗎?
孔憲東:我第一次跑圖是我閨女中考的時候,當時我在地圖上跑了一面旗子,是最簡單的圖,一個長方形,加一豎,當時想著用旗子給孩子們考試加油。
北青報:您去了那么多城市 ,是專為跑圖嗎?
孔憲東:我的工作是銷售,經常到處出差。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在地圖上研究各種路線,看能創作什么樣的跑圖作品。我覺得創作跑圖是我認識一座城市的方式。
北青報:跑圖創作是怎么回事?
孔憲東:跑圖的創作看上去簡單,實際上有很多問題,因為圖形只能根據道路來畫,要因地制宜。不僅如此,還要看道路能不能跑步,所以限制很多。我創作的跑圖從幾公里到六十多公里的都有,適合不同水平的跑者。我自己也不是每一幅圖都跑,目前跑過的最長的圖是西安地圖上畫出來的一個“霸”字,40多公里,用了兩天跑完。這個圖很特別,因為能在地圖上找出一個“霸”字的城市太少了。
北青報:有網友們對跑圖為何不連貫發出了質疑?
孔憲東:跑圖的創作過程是先在地圖上畫出圖形,然后讓APP生成路線,之后打開手機的GPS定位功能按照路線跑。跑圖的重點是圖,所以很多時候需要通過開關GPS來調整圖形的形狀,需要線條斷開的時候,就關掉GPS。有的圖太大了,就只能分兩次跑。
北青報:有網友說你設計的跑圖難度挺大,有時候會讓人中途放棄?
孔憲東:我創作跑圖的初衷是為了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己對城市的認識和想象,真正跑步還是應該量力而行,而且不能為了跑圖而無視交通規則?,F在都講全民健身,我創作跑圖就是為了讓大家都能找到跑步的樂趣。文/本報記者 李卓雅